首页 信用证 贸易术语 | 合同 货运货代 外贸单证 | 利用外资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规 外贸律师
反诈骗 风险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资 海事海商 知识产权 | 境外投资 WTO | 诉讼仲裁 法律咨询
站内搜索
热词:诈骗罪 信用证 UCP600 国际贸易 WTO 风险防范 FOB 汇付 电子提单 DDP 石家庄化工骗子 反诈骗 反补贴 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 DDU FCA 托付
 您现在的位置: 国际贸易法律网 >> 合同 >> 合同范本 >> 正文
国际贸易中作为中间商都有哪些法律风险?需要怎么防范?
信息来源:国际贸易法律网 发布时间:2012/7/20 16:16:36 阅读次数: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对外贸易中,外贸中间商是不直接生产商品,他是通过组织货源再进行出口进行贸易。


  作为中间商,他是两个合同的主体。一个是作为买方与国内供货商签订国内货物买卖合同,另一个还要作为卖方与外商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上述两个合同的权利义务有关联,但具体条款如价格、运输、结算办法、品质保证、适用法律、甚至争议解决办法等等有不同之处,使得一旦发生争议,外贸公司就往往处于一种很被动的法律地位,甚至出现对内、对外承担双重责任的后果。以下几种情形是外贸中间商经常遇到的:


  1、外商收到货物但拒付货款,外贸公司无法结汇;而外贸公司仍要承担对国内供货商的付款责任。


  这种情况下,处于国内货物买卖合同买方地位的外贸公司一般无法免除对国内供货商的付款义务,而使外贸公司处于“对内付了款,对外收不到款”的不利局面。虽然在实践中,外贸公司签订合同时常常试图通过合同条款的特别约定来避免承担无法结汇的风险,但是这些做法未必能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有外贸公司在国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付款方式上约定为“对外结汇后付款”或“收到国外客户付款后支付货款”,并在国内供货商起诉索款后以此作为不支付货款的抗辩理由。但是这种约定是难以保护外贸公司的,根据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特点,卖方的基本义务是提供约定货物,买方的基本义务是支付货款和提取货物。因此,正常的付款条件约定应该是:买方顺利结汇的,应在结汇后立即付款;如买方不能顺利结汇,则应在合理时间内付款。所以,“未能结汇”不能成为买方最终拒付货款的合理抗辩理由。还有,由于外贸公司作为中间商,负责联络国外进口商、组织出口并进行结汇。也就是说,结汇的责任在于外贸公司,不能结汇导致无法按合同约定付款的责任自然也在外贸公司。将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作为免责理由,于理不合、于法无据。


  有外贸公司在国内货物买卖合同中要求直接约定“卖方(国内供货商)承担不能结汇的风险”,或“如外贸公司无法结汇,将不付款”。此种条款不仅对国内供货商难以接受,即便接受并形成书面约定,一旦争议成为诉讼或仲裁案件,这类条款也很可能由于国内供货商主张显失公平而被裁判机关撤销。当然,如果虽名为“买卖合同”,但合同条款实际上是出口代理合同,代理人自然可以不承担被代理人的收款(结汇)风险。

  2、外商因产品质量原因向外贸公司索赔或退货,外贸公司却无法向国内供货商再索赔。


  外商对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就质量问题提出索赔或退货要求的争议并不少见。针对这类问

题,外贸公司通常要求在国内货物买卖合同中约定“产品质量负责到国外目的港”,“国外用户对货物提出索赔或退货,后果由卖方负责”等等,试图通过这种约定将外商索赔的风险“转嫁”给国内供货商,前文案例中“星星公司担保产品自发运日起正常使用一年,如产品在正常使用一年内引起的质量索赔由星星公司承担”,约定也是这个目的。从法律角度看,这种约定是有效的。但是在现实的纠纷解决中事情可能会有变化,导致外贸公司“对外赔了钱,对内却追索不成”的局面。以下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1)外商以质量问题为由将货物退回,但国内供货商拒绝承认是自己提供的货物。
  虽然这种否认是国内供货商的一种无赖式的抗辩,但对外贸公司来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却并不容易。由于外商退货时往往已更换了集装箱,甚至对货物进行了少量使用,货物退回时集装箱号码、铅封号码、外包装可能已发生变化,如果不是特制产品而是通用商品,外贸公司还真难以证明退回的货物就是某一供货商提供的货物。这种情况下,外贸公司首先需要获得外商的配合证明,以说明货物的同一性。需要强调的是,外商的书证不能直接作为国内案件的诉讼或仲裁证据,要在其本国公证后经我国在外商所在国的使领馆对证据加以认证后才能具有形式上的效力。


  (2)外商退货或要求索赔,国内供货商以国内买卖合同与涉外买卖合同质量标准要求不一致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这种情况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外贸公司人员的工作疏漏,或者外文合同与中文合同在翻译和理解上的偏差,都容易造成此种情况的发生。如果国内买卖合同与涉外买卖合同在质量标准约定上存在不同,那么除非外贸公司可以证明货物质量违反国内买卖合同约定、才能向供货商主张权利,而不能以外商依据涉外合同提出索赔的事实为依据向国内供货商索赔。尤其是我国的外销商品在出口前往往要经过进出境商检部门检验,出口时具有商检合格证,一旦因质量原因被退货,这也将成为供货商否认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的理由,外贸公司将十分被动。前文案例中一审法院确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不能确定出口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应当认定星星公司明知该定作物的收货人是A国公司,验货人从付款约定可见,系“货到目的港客户验收合格”,故产品质量也应由A国公司检验确定”实属不易,可惜的是这一客观认定二审时被无根据地否定了。


  (3)外商提出索赔,外贸公司赔偿后向国内供货商主张权利,供货商以超过合同约定的质量异议期为由拒绝进行赔偿。


  由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多数通过远洋运输交货,因此外商对货物提出质量异议和索赔一般在货物出口之后一个月、二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外贸公司在对外商进行理赔后再向国内卖方索赔,国内供货商则往往以该索赔已经超过索赔期限或超过了合理的异议期限为由予以拒绝。外贸公司对此的处理方式,最好是约定较长时间的质量异议期限,或者在外商异议、索赔一开始就以律师函等正式书面方式通知国内供货商,主张索赔权利。案例中的珠海太阳外贸公司在这一方面就做得较好,为诉讼证据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3、因出口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导致外贸公司对国外用户或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但却可能无法足额向国内供货商追偿。


  如果因出口产品的质量缺陷在国外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那么外贸公司作为出口商要面对的损害赔偿要求将可能是巨额的。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外贸公司是可以依据本规定向国内供货商(产品生产者)追偿,但外贸公司必须证明该产品为国内供货商提供的产品;另外,国外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如高额的精神损害赔偿,不一定能得到国内法院的支持;还有,国外产品质量侵权的索赔时效可能长于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十年最长时效,因此可能导致外贸公司在赔偿了国外用户或消费者之后却丧失了向国内供货商索赔的机会。


  4、国内争议与涉外争议无法同时解决,外贸公司往往陷入诉累。


  外贸公司作为中间商夹在对内、对外两个合同之间,在发生争议时往往要应对两个法律程序。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争议解决方式往往约定为国际商事仲裁,而国内合同对此多约定为诉讼方式。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不允许把国内供货商列为第三人;在国内的诉讼程序中又无法把外商追加进来以便一并解决争议。外贸公司奔波于两个争议解决程序之间,在经济和精力上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

 

  二、风险应对预案:

 

  1、在与国内供货商签订和履行买卖合同过程中,外贸公司一定要清楚自己作为买方的法律地位,避免使合同看起来既像买卖合同又像出口代理合同,导致一旦争议发生,在维护己方权益时产生歧义和不便。


  2、对国内和涉外两个买卖合同的权利、义务主体应有正确的认识。就合同义务而言,对外商承担责任的是外贸公司而不是国内供货商;要想将对外商的产品质量担保义务交由国内供货商承担,除了在国内买卖合同中要特殊约定之外,交货、验收、质量问题的确认等环节的证据都需充分。


  3、产品质量标准要约定明确,最好两个合同标准统一,不论是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还是国际标准,都要写明、写全标准文件名,甚至可以将标准文件列为合同附件,以避免争议。

  4、在国内买卖合同中对货物质量异议期和检验期作出明确、合理的约定,而且一定要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检验、验收的权利,充分把握检验的机会和时间,切忌漏检、不检。实践中,外贸公司往往指令国内供货商直接将货物交到港口仓库或安排在货物产地直接装入集装箱,外贸公司根本不去实地验货而凭国内供货商提供的一纸商检报告就支付货款,这样等于给以后的货物质量争议埋下了隐患。如果不能验货或者要等外商收货时验收,国内付款就应当留有时间余地。


  5、外贸公司应事先做好对国外买方的资信状况调查,一旦发现外商资信状况不理想或者由于国际政治局势因素导致外商拒付货款的风险增大时,应谨慎交易,或者干脆采取代理出口的方式,虽然利润可能降低,但风险也同时大大降低了。


  6、一旦发生外商索赔情况,外贸公司一定要求外商在作为索赔依据的检验报告中详细列明与货物有关的船名、提单号码、集装箱号码、铅封号码、外包装状况、检验地点、样品提取程序、现场照片等一切相关信息及必要文件,并及时向国内供货商书面通报外商索赔情况并声明保留追偿权。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本栏目热点图片
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本站推荐
排行榜
站外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载文章仅供参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贸易法律网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电话: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邮箱:jiaqingkun@126.com 技术支持:众旺互联